
浅层砂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过滤和反冲洗两个过程,具体如下:
待处理的水从过滤器的进水口进入,在压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通过由不同粒径砂粒组成的滤层。
水中的悬浮颗粒、胶体等杂质,因粒径大于砂粒间的孔隙或因吸附作用,被截留在砂层中。
较粗的砂粒主要拦截较大颗粒的杂质,而较细的砂粒则能截留更细小的颗粒,从而实现对水的多级过滤,使水质得到净化。
经过过滤后的水从过滤器底部的出水口流出,进入后续处理系统或直接回用。
随着过滤的持续进行,砂层中的杂质不断积累,导致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增大。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或达到设定的反冲洗时间间隔时,反冲洗过程启动。
反冲洗时,水流通过反冲洗进水口从过滤器底部进入,以较高的流速自下而上通过砂层,使砂粒处于流化状态。砂粒之间相互碰撞、摩擦,从而将附着在砂粒表面和孔隙中的杂质冲刷下来。
反冲洗产生的污水携带杂质通过顶部的反冲洗排水口排出过滤器,直至砂层被冲洗干净,恢复到初始的过滤性能。反冲洗结束后,过滤器重新进入过滤状态,继续对原水进行处理。
部分浅层砂过滤器还会在反冲洗过程中加入空气辅助。通过在砂层底部通入空气,形成气水混合冲洗。空气的扰动作用加强了砂粒间的摩擦和碰撞,能更高效地去除杂质,减少反冲洗用水量和时间,提高过滤器的整体运行效率。